紫砂Q&A
本單元為自由討論區,文責及取用圖片之來源概由文者自負,圖文內容並不代表真壺立場。
為免觸犯法令,如張貼它站、他人或不當圖文,或有廣告之嫌時,真壺擁有刪除之權利。
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628-18:55

《這是窯溫740攝氏度時,從窯眼拍進窯內的特寫,...無論何種泥色,到這種基本素燒溫度(而已)時,早成一片火紅了!》

窯火藝術的種子,正緩慢而安靜地在真壺山莊發芽!

長久以來,經老麻瓜指示燒成之壺(含商品壺),恐早已以百萬計...,惟從頭至尾親自下窯操刀煉火之寶劍,卻屈指可數,這是老麻瓜的罩門!

繼古農真壺泥料練製漸上軌道之後,老麻瓜不堪寂寞,毅然決定假充實真壺山莊之名,遂追求窯火臻境為實的“實務歷練操作”。

想法是這樣的:

1.鐵板窯與電窯的燒成外觀及茶湯之差別!

前題須是...,同泥料、同人、同品種、同批製作、同燒窯時間、同一臨界溫度下,兩種窯爐所出的成品會有何種差別?

2.不同的持溫,升溫,及臨界溫度持溫時,會產生成品外觀或茶湯的哪種變化?

3.能否單純的從窯火中改變某種泥料原本的特質?

如大紅袍變得親和可人、...或赤鱔燒成凶猛銳利之感等等...

 

老麻瓜深信,窯火與泥料的藝術是奧妙而神秘的,竟一生之力或許也只能稍知一二而已,惟是否能將火玩出像真壺泥料的花樣來,相信會是讓老麻瓜樂此不疲的永遠動力!

火!...很神秘!

真好玩!

回覆1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0429 0628-19:06
老麻瓜可以玩火,真羨慕!那以後小弟要向真壺搶麻瓜老火壺喔^^!
回覆2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0905 0629-09:52

許仲手製•子冶石瓢壺

嘿嘿 小火燉的石瓢每次沖入開水會發出滲水的滋滋聲,一泡包漿,茶湯由於我的茶不太好,不好好描述。
回覆3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629-20:31

《圖為經約15日的高溫窯火焠練後,黑疾星的胎表黑點已呈現出串連成網,非常美麗而奇特!》

此品種秦慕雲手製•雙線水平壺,經真壺多次進窯調燒(前後約燒15天),終於達到胎表之黑點全部融合似網,茶湯的品質亦益形敏銳與醇和,乃真壺為實驗泥料與窯溫之間的奧妙關係所燒之特佳成品。
回覆4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0223 0603-18:00

未說明是否同溫,同進窯次數。所以抱持保留態度

最近常上臉書收集些新知識,這兩年新冒出頭的一位在彰化的壺商,主打的是"臨界窯燒""推板煤窯六燒",賣的很好,產品幾乎秒殺,成名代表作就是"古大紅袍推板煤窯7次燒",根據老闆的說法,推6的茶湯功力相當於電窯燒9次,茶湯的表現,呈膏狀滑順,沁,茶香鑽齒舌,說的很神奇,比較直接的說法是推煤比電窯茶湯更加厚實,他還有塊泥叫"一廠特拼紫"(巧克力紫)這塊泥他的說法是最酥最難製,通常只燒推板四窯,其他的泥大都燒到推6,他也是少數在拼窯溫的人,余董有燒成率高的壺不妨試試推6
回覆5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607-19:58

鐵板窯,更是因著窯爐氣氛之不同,而會有不一樣的燒成效果,有時候入窯十次八次窯溫仍顯不足,有時進去1~2次就全軍覆沒矣...

圖為:【許仲手製•晶焱壺y~魚子鐵砂】

呵!呵!...0223會員老兄建議云:余董有燒成率高的壺不妨試試推6...

害得老麻瓜剛喝入口的【2016年春季高峰岩茶102.5】,差點兒噴的滿桌都是...

蓋,0223會員老兄所說的“此人”,肯定是老麻瓜的不合格粉絲!

一來,其冒充老麻瓜的“大紅袍”,似已觸犯商標法,乃不法壺販...,及必是真壺粉絲是也。

二來,拼窯溫、臨界溫度,皆為老麻瓜所創的專業名詞,所以其必是真壺網的常客無疑...

真正有經驗,懂燒窯與窯爐等專業之人,必不會如此不知所云...

嘿!嘿!...會說哪種泥料要入窯燒幾次的人,肯定沒燒過窯,除了一年四季窯爐溫控不會一致以外...,尤其是鐵板窯,更是因著窯爐氣氛之不同,而會有不一樣的燒成效果,有時候入窯十次八次窯溫仍顯不足,有時進去1~2次就全軍覆沒矣...,哪會如這位老兄幻想般的這麼如意?

還可分4次、6次哩!

真是外行透了...,此類網路專練鍵盤、張冠李戴、東偷西盜者,真如過江之鯽穿梭不絕...,實不值大伙們費時討論...,cc!

回覆6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0223 0607-23:01
謝謝余董釋疑,差點害余董茶湯噴出真是不好意思,還好沒被他把錢騙去,覺得比較誇張的是他可以賣生胚,好像燒成率百分百一樣,經余董說明後就不需要看他的東西了,所有說詞都是騙人的伎倆
回覆7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611-19:20

老麻瓜所謂的“臨界溫度”...,就是胚體能夠承受窯溫的最高點,時間再多個1~2秒,胚體即會立即產生扭曲變形、起泡、飛爆等等超火頭現象,如果窯溫不穩定隨便誤差個一度,則會過與不及,所以臨界溫度是用“運氣、勇氣、財氣”堆砌起來的,並不是能用鍵盤燒出來的!

《上圖即為老麻瓜拼窯溫的萬分之其中一次的留影,欲尋找金字塔尖端的臨界溫度之代價,可能就是~全毀!》

呵!呵!...窯爐的不穩定性,可謂千變萬化...,老麻瓜可以斬釘截鐵的說:根本沒有一次會是一模一樣的!

蓋過房子,或家裡頭砌過瓷磚的人,都會有一個小小的經驗...,就是一定要買同一窯次燒出來的瓷磚,並且一次全部要到位(連預備以後修補的量,也要全部一次到位),如果以為同一型號,隨時都可買到一模一樣的質感或色調的話,嘿!嘿!...您可就屬於巷外之人,必須繳足學費方得順遂矣...。

蓋,若以鐵板窯為例,會隨著室內外的溫度、濕度時時刻刻之不同以外,此一窯爐開火時間的長短(長年不斷,或僅開火一個多月等等...)、窯溫的調整之上上下下,窯內窯灰或窯汗的多與寡或薄與厚,也會影響熱氣循環的順暢與否,直至出風口的阻塞程度,或生胚置於窯爐上下左右方位及裝窯時間的早晚不同,及生胚的乾燥程度,和其它置於同一窯爐內,成千上萬胚體的一起渲染薰陶,必然會次次時時之不同之外...,還必須考慮鐵板窯上中下層的溫度是否僅供參考...,或噴油嘴的阻塞程度,與不同批次石油的燃點高低所影響的燃油效率等等...,且因鐵板窯的窯內溫度,僅是以眼睛端視合金條的彎曲程度來斷定,所以誤差個30~50度,就叫稀鬆平常!如果能夠誤差在攝氏10度以內的話,老麻瓜謹誠摯建議,目擊者務必要去買樂透!

還有...,每當夜深人靜...,四下無人之際...,窯車師傅不知是遵主人之命暗搞環保,抑或私底下有高貴的節能減碳情操...,偶爾總會不由自主的將窯車出入窯的速度再調快些,燃料噴出口再減弱些...,嘿!嘿!以終生“愛地球”的最終目標為己任!

等等等等...,窯爐的不穩定性,絕非僅止於老麻瓜前述隨意聊天說出的這幾件不確定性而已...;所以就如最一致性,用最先進穩定的電腦溫控窯燒成的瓷磚,都無法完全掌握燒成品的質與色!...更逕論結構簡單而原始...,窯內渲染氣氛甚巨的鐵板窯了!

甚麼叫:臨界溫度?

咳!咳!理論上老麻瓜所謂的“臨界溫度”...,就是胚體能夠承受窯溫的最高點(如金字塔的尖端),時間再多個1~2秒,胚體即會立即產生扭曲變形、起泡、飛爆等等超火頭現象,如果窯溫不穩定隨便誤差個一度,則會過與不及,所以臨界溫度是用“運氣、勇氣、財氣”堆砌起來的,並不是能用鍵盤燒出來的!(“運氣、勇氣、財氣”,老麻瓜常笑云:燒窯三氣)

cc...,常用鍵盤練泥,或慣用虛擬網路來拼窯溫的行外老爺們(註:是行外不是外行,指的是只賣壺不造壺,跟老麻瓜屬不同業,所以是行外),總是能隨隨便便用鍵盤在數秒之內,就敲出窯爐的最高臨界溫度,並已在瞬息之間,完成出入窯4次、6次等等...,皆悉聽尊便,就像寫小說一樣,城牆再高,蒼蠅再小,總是手到擒來,絲毫不費吹灰之力!

此事,讓老麻瓜忽然憶起20年前,古農真壺在各大雜誌媒體發表推出“三代嫣紅老朱泥”,想不到,隔了三個月,竟在其中同一雜誌上頭,看到某壺販竟然號稱他用嘴皮子練了一招“十八代嫣紅老朱泥”!

嗚呼!...竟當場讓老麻瓜聯想起“祖宗十八代”哩!

嘿!嘿!該壺販根本不必像老麻瓜一樣紮紮實實地用“三力”練泥(註:三力者,乃眼力、財力、魄力是也...),更不必笨到學老麻瓜用“三氣”燒窯(註:三氣者,乃運氣、勇氣、財氣也!),這位天才老兄竟直接用三寸不爛的嘴皮子...,硬生生的大贏特贏了老麻瓜十五代!!!

厲害吧?...這充斥網路世界的鍵盤練泥手,與拼窯溫的嘴皮子,真可謂是...“上下通吃、水裡來火裡去,無所不能”矣...。

註:再次呼籲眾位會員好友們,拜託千萬不要再拉他人的壺事情過來真壺張貼或討論了,老麻瓜江湖愈老、膽子愈小,明槍暗箭的日子早已過膩了,讓個清閒的談壺說茶,不牽涉他人的任何營業行為可好?

呵!呵!...君子不擋人之財路,老麻瓜妄想充當君子,卻又性喜實話直說...,兩相矛盾之下,只好選擇眼不見為淨,情非得已...,再度請眾位會員好友們高抬貴手,老麻瓜這廂有禮了!

回覆8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0972 0613-08:38
好文章,真性情
回覆9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isco 0628-11:40
余老闆,每每看到許仲這把壺就會想到哈利波特的分類帽呀。 真的像極了。
回覆10:打開神秘的窯火之門!
發言人: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217-21:08

老麻瓜常云的“水色”,並非指水淋上去之後的胎色,而是單指燒成後的“胎表潤澤”而已...。

《圖為:韓洪波手製•秋澤壺c~砌玉•嫩石黃心》

呵!呵!...剛剛整理之前的討論文章時,赫然發現樓上0223先生之前抓它處所貼上的照片,真的發現很離譜的事....。(註:請見諒之前老麻瓜根本沒用心看圖片,當時一瞄就看不下去了!)

蓋,老麻瓜常云的“水色”,並非指水淋上去之後的胎色,而是單指燒成後的“胎表潤澤”而已,該位鍵盤燒窯專家,竟連窯業的最基本名詞都搞混了(真是找不到門的不懂),以為水淋上胎表就叫水色,所以來張胎表出浴圖來彰顯“水色”,真乃亂點鴛鴦譜,馮京變馬涼矣!

二來,如果照片中的兩個壺,真的是同一塊泥料的話,很顯然的,只是左邊窯溫還差上一大截而已,根本與用煤氣窯或電窯燒出來,或跟燒幾次都毫無任何關係!

嘿!嘿!...老麻瓜隔空現場指導:左邊所謂電窯燒出的壺,乃窯溫充分不足,窯溫要再大膽拉高啦!

連“水色”的定義都能搞混...

連“窯溫不足”都不知道,也看不懂...,還真能燒窯,真能拼臨界溫度?

嗚呼哀哉!

©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/ Design By Virtualh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