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壺分享
分類:紫砂原礦介紹 2018-06-25
【本稀世名泥為古農真壺有限公司獨家研發之泥料(別無分號,若有同名稱者必屬贗品泥),有關泥料名稱及泥料說明,已受智慧財產權法保護,多數的泥名並經申請兩岸註冊商標,請同業切勿隨意抓取資料及泥名張冠李戴,試圖混淆視聽獲取不當利益,為表相互尊重,君子請務必自重!】

【紅筋底板】乃江蘇宜興趙庄山系(蔣笠)朱泥礦中深具份量的重量級古農真壺稀世名泥之一,換句話來形容【紅筋底板】的重要性與珍貴性和高貴的知名度,就直如宜興黃龍山紫泥礦中的“底糟青”一樣在宜興陶者心中擁有極高檔的原礦地位!

註:1990年代老麻瓜推出問世的古農真壺稀世名泥【紫炻朱泥】系列,是採用整顆“紅筋底板”的原礦來提練,...而2013年今日才推出的古農真壺稀世名泥之【紅筋底板】,是十多年來古農真壺細心挑揀出“紅筋底板”原礦中的“紅色筋路”的極小部位提練而成,直如鳳毛麟角般的珍貴和微細挑揀之難度與練泥之艱困可想而知...,就因挑揀練製原礦費時費工,所以20年來陸續挖取收集的原礦,直至今日始得以問世...,老麻瓜並以【紅筋底板】正名之!

《古農真壺特註圖解說明:如上【紅筋底板】原礦之圖片,整顆練之,即是【紫炻朱泥】系列;原礦的左半部與右上半部有鮮黃色筋路紋者,為【黃筋底板】,原礦的右下方有紅筋紋路之部位,才是提練古農真壺稀世名泥~【紅筋底板】的基礎原礦,古農真壺須細心析解始能得之..,特此說明。》

在宜興當地有一個小故事(是傳言中的八卦故事,請不必當真),八卦者言道:某一天,大雨過後...,如今已故的顧景舟老師出門散步舒懷,在一山邊小斜坡上不意間踏到一團色呈黃斑的朱泥礦,拾起細觀之,該礦中有細小如紅色血筋紋路,顧老心裡頭嘀咕道:瞧這礦色嬌豔且神奇的帶有血筋,十足是稀奇名貴的泥礦。

故持回練製成泥,僅造出一壺,顧老自此始成名立萬!

呵!呵!...第一位造謠創造出前述之八卦故事者,肯定是宜興當地專造贗品的陶人!...蓋最後一句《顧老拾回該礦練製成泥,僅造出一壺,顧老自此始成名立萬!》這句話一出,肯定讓他數十年來至今訂單還接不完,...老麻瓜猜測這八卦故事中的贗品壺,該已問世上百萬把了吧?還《僅造出一壺》哩?!

不過...,老麻瓜敢斷言創此故事者是“宜興當地專造贗品的陶人”,乃因其故事開頭是“大雨過後”這四個字...,就因【紅筋底板】的原礦有一極大特色,該稀世名礦是所有趙庄朱泥礦中的最底層處才有(與黃龍山的“底糟青”簡直是天生的一對,兩者皆產於礦山的最底層),【紅筋底板】更是深入地表100米以下才有可能發現其蹤跡,而且因【紅筋底板】的原礦與嫩泥堆簡直是“你泥中有我,我泥中有妳”擁有共存共榮的特點,但卻讓練泥高手們束手無策...,蓋兩者根本無法明確分開提練!

老麻瓜猜測或許好久好久以前,礦工每每挖到該礦,即因無法分開提練,所以只好將紅筋底板與嫩泥堆一同練製成泥,或成堆置放於礦山,某一天因連日暴雨,致洪水氾濫,洪水沖刷過該堆紅筋底板與嫩泥的土堆,洪水過後,竟發現僅剩少許未溶於水的小土礦,持之一瞧,乖乖...,真是所謂“賽翁失馬焉知非福”、機緣巧合之下,洪水竟沖掉了易溶於水的嫩泥,僅僅留下了“踏破鐵鞋無覓處、神龍見首不見尾”,極不易溶於水的【紅筋底板】原礦是也!

至此而後,欲得【紅筋底板】時,須於大雨過後迅速搜山刮嶺始能偶得一二。

就因前述的贗品壺八卦者知道此一礦產的特徵,故隨便拿一劣泥造壺(根本不可能是昂貴稀有,有錢都得不到的紅筋底板),壺底下再蓋上顧景舟三字,配上“顧老與大雨”的故事,則日進斗金,直呼爽哉爽哉矣..。

言歸正傳!

【紅筋底板】成品胎色紅潤素雅,略泛柑橘之色,新品水色中等,一經泡養後即日漸發出光潔明亮潔淨之光,直至達成完美之包漿,乃典型甚有泡養成就感之古農真壺稀世名泥。

【紅筋底板】的逼熱性甚佳,甘甜滋味底韻深厚,茶湯靜置稍涼入口更顯花香濃郁,熱飲“秀潔清麗”富層次感,不會過於潤飾茶湯的本質,乃鑑定茶葉質量的最佳泥料之一;若以音響來比喻,則必屬專業級錄音室專用之鑑聽器等級是也!

窯溫臨界點:1150度c。

收縮比:32%。

【練泥‧資料提供: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‧古農陶藝研究所余啟任】  
©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/ Design By Virtualh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