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别馆
本单元为会员自由讨论区,文责及取用图片之来源概由文者自负,图文内容并不代表真壶立场。
关于皱石黄的收缩比!!
发言人:悲情两只鱼 2002/09/26-14:48:22

皱石黄的重出江湖个人觉得很欣慰,因为好的东西在用力的推之后,能够让前一次未收集到的人有再一次的机会。
皱石黄如其名就是要皱而且皱的美,目前小弟我看过的泥料中,皱石黄的皱真的是最明显的,但在泥料小典故中余先生所写皱石黄收缩比为25%,我所不明白的是,为什么收缩比25%的泥料所呈现出来的皱,比起其它收缩比30%以上的泥料还要来的明显,这是什么缘故呢??
还有是不是每一种泥料的收缩比并不是绝对的,像前一阵子争议很大的老豆碧之前的收缩比本来只有14%左右,但是现在改20%了,是不是因为窑烧的过程方式不同,也会改变收缩比,那如果真的是这样子的话,在泥料典故中收缩比的数字是不是要改成一个区间值,而不是固定值??
最后建议一下,以后如果有新的壶要贴出来,在对这一把壶的叙述是不是要详细一点,我想这样子以后应该会少了一些争议吧,我知道余董打字慢,有一些难....,那就好好的练打字,不然就请丫昌丫毅代为操刀吧!!

回覆1:关于皱石黄的收缩比!!
发言人:0321 2002/09/26-18:46:54

悲情的鱼尾纹....................

“皱石黄”为何会起皱呢?

乃因浆与砂的收缩比不同所致...

回覆2:关于皱石黄的收缩比!!
发言人: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2002/09/26-19:06:10

嘿!嘿!
悲情两只鱼老弟似乎不大用功喔...
您所提出之数点,老朽之前已说过,兹再次解释于下:
1.“皱石黄”为何会起皱呢?
乃因浆与砂的收缩比差别较大所致...
此点与高收缩比并无“绝对”的关系!
高收缩比泥会造成壶体的扭曲与变型(如大红袍等,不一定会起明显的皱纹),此点跟砂浆比率差距大之泥(如皱石黄等易起皱之泥)所造成的起皱不同(也就是说易起皱不一定易扭曲与变型),请勿将两者搞混了喔...
2.咳!老朽不久前曾说过:
有些泥料经多年陈腐后,会有“开泥”之现象,也就是说它的收缩比与温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。
当初老朽计算收缩比时,乃依当时的泥料打成固定的尺寸,再经烧成后所做的记录,谨提供壶友做个约略的参考...
当初的考量是用一固定值时,壶友较会有一概念,若收缩比有若干约值时,反不易形成较深刻的印象,故多年来均为之。
老弟的建议不错,待会老朽就通统加个“约”字吧!
3.老朽倒认为从没因新壶的说明而有过争议,而现在的消费者想法往往天马行空,谁也很难想像突然会有什么古怪的想法会出现,且每位玩家的层次与理解又皆不相同,老朽真不知该如何作说明呢?
故,只能说...尽力而为了!

回覆3:关于皱石黄的收缩比!!
发言人:0452 2002/09/27-09:01:03

对不起,很久没发问了,插花一下。
请问余董,一般常说《无朱不皱》,是指朱泥的高收缩比的缘故,还是因为浆与砂的收缩比不同所造成的结果?
最近看到很多出口来日本的朱泥壶,(因为大部份的日本人都不懂朱泥,以为这种红色的全是朱泥壶),价格很便宜,看起来很像是加化料的,但是表面的起皱效果做得真好,有点像《皱石黄》的表面特写(对不起,这样比,好像对《皱石黄》有点失敬)。
请问,这种效果是否纯脆是浆与砂的收缩比不同所造成?又,一般商品壶是否也能造出此效果?谢谢。

回覆4:关于皱石黄的收缩比!!
发言人:0452 2002/09/27-09:33:09

对不起,顺带再请较一个关于梨皮效果的问题。谢谢。
记得在哪篇问答里,也出现过梨皮效果的问题,余董曾解说是因为高收缩比的泥质和素烧过的颗粒,收缩比不同所造成。请问余董,市面上有很多仿梨皮效果的宜兴壶,我想应该是如您所说,用毛笔沾水修过再去烧的那种壶,但是有一些,看起来壶面依然有光明针效果,不知是如何造成的?

回覆5:关于皱石黄的收缩比!!
发言人: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2002/09/27-13:41:12

嘿!嘿!
大伙谈这些问题,似乎是【紫砂Q&A】的范畴,为让大家今后找问题时较为轻松起见,故恕老朽冒昧地将452小姐的问题移至【紫砂Q&A】回答,还请恕罪...

© 2024 古农真壶有限公司 / Design By Virtualhost